新闻周刊: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报道
2020-03-25 18:05:08新闻是易碎品吗?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更多经得起时间检验和历史考验的作品或者产品,这是一道永远做不完的题,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目标。”
创刊于1999年的《中国新闻周刊》即将迎来20周年,不论是在传统纸媒时代,还是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当作历史”都是《中国新闻周刊》不懈的追求。
11月下旬,《传媒茶话会》对话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夏春平等几位高层,及《中国新闻周刊》历任总编辑,为您讲述一本期刊和它所讲述的中国故事。
“新闻当作历史观”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更多经得起时间检验和历史考验的作品或者产品,这是一道永远做不完的题,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目标。”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副总编、《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夏春平告诉《传媒茶话会》。
《中国新闻周刊》是中国的、新闻的周刊,是中国人民给新世纪的情书,是人类倾诉世间情愫、追求真理的物证。
1999年,《中国新闻周刊》创刊,在创刊号的发刊词中它这样描述自己。
▲中国新闻周刊创刊号封面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是《中国新闻周刊》的创办者之一、时任总编辑钟诚对《中国新闻周刊》的美好期许。彼时,中国的新闻周刊市场上已经拥有了《半月谈》《瞭望》等老牌刊物,《中国新闻周刊》如何打出自己的影响力?
在时任总编辑钟诚看来,“‘新闻当作历史观’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自省,是以历史为参照,对追求事实、真相的自觉。”回顾当年做报道时的场景,钟诚说,一方面要求记者尽量多地接触当事人、关联人、见证人,并进行录音拍摄采访;另一方面,在审稿时,尽量删除记者主观性表述,特别是那些表现文采、表现所谓专业精神的文字。
“新闻报道的最高价值在于该报道是否有‘历史认识价值’;是否能让读者通过报道,全面客观地了解所报道的时代。”时任总编辑秦朗告诉《传媒茶话会》。
“39岁现象”“广西现象”“谁来监督省委书记”“中国足球炫耀性腐败”,一连串的社会事件,上升为现象级的拷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视角,历史也因此在《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里沉淀。
▲《谁来监督省委书记》《中国足球炫耀性腐败》封面报道
2009年,律师李庄因涉嫌唆使嫌疑人及证人伪造证据,令嫌疑人谎称被警方刑讯逼供,被检察院随后以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等罪名对其提起公诉。
该案于2009年末2010年初进行了一审、二审。案件被媒体广泛报道而备受关注。
2011年4月,法院进行了李庄遗漏罪行的审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旁听了该次庭审,推出封面报道《李庄案:庭审直击》,用白描的手法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案件庭审的场景。
▲《李庄案:庭审直击》封面报道
鉴于案件和案发地当时的特殊性,这组稿件从派出记者,到现场采访、稿件写作、编辑,到作为封面文章重头发出,派、采、写、编、发,每个环节都面临挑战和压力。采访此案的媒体很多,最后只有《中国新闻周刊》将稿件作为封面故事发了出来。
“这个案件是中国法治史上的重要节点,《中国新闻周刊》有责任为时代、为历史记录下这一刻。”秦朗说,这是创刊20年来,周刊同事一直努力、坚守的关键所在。
这种“新闻当作历史观”的理念从创刊延续至今。
“20年来,《中国新闻周刊》的基因一直在那,一直很有生命力,并已深深扎根于我们每一位周刊人内心,溶入我们的血液里。”《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吕振亚说,记者编辑在策划选题时都要问,这适合不适合周刊?这是不是周刊应该做的?记者采写和编辑处理稿件时都要问,有没有周刊气质?有没有周刊风格?这就是我们的坚守,20年初心未改。
“总结起来,我们是在坚守真实、客观的报道风格和理性、平实的叙述方式。”吕振亚告诉《传媒茶话会》。
做“三度”新闻
20年来,“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中国新闻周刊》这一个性化标签已经烙在读者心目中,成为中国时政周刊的优秀品牌之一。
▲总第779期封面报道《六中全会全解读》
这与《中国新闻周刊》坚持做“三度”新闻密不可分。
何为“三度”?
“就是深度、角度和维度。”
夏春平这样认为:“所谓深度,就是追问新闻背后的成因,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所谓角度,是指报道的切入口,以及报道的差异化;所谓维度,是一个杂志所追求的国际化视野和人文精神。”前两个方面是指具体的选题操作,后一点是指杂志的选题思维方式。
最能体现《中国新闻周刊》“三度”的无疑是封面故事。
2008年,备受各界关注的“毒奶粉”事件爆发,众多媒体推出了及时、详细的新闻报道。《中国新闻周刊》另辟蹊径,第399期封面故事刊发《三聚氰胺前传》,最早关注事件的起源,以科技新闻的角度和调查新闻的手法,实地采访山东无棣这块中国最早“三聚氰胺饲料”制贩地,追查罪魁祸首三聚氰胺的由来和历史。
▲《三聚氰胺前传》封面报道
“这一记重锤是打在‘谁向饲料中添加了化工品’的节骨眼上。”时任总编辑秦朗透露,事件发酵期间,很多媒体仍旧交锋在“毒奶粉”事件的影响程度和广度上,挖掘的是对受害者的悲情特写以及相关部门、相关企业的引咎责任。而《中国新闻周刊》的这篇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在新闻业界同行内受到好评,堪称“独到”。
谈到维度,《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陈晓萍认为,维度不仅体现在对内报道中的多元视角,还体现在《中国新闻周刊》的全球公民报道意识。
2005年《中国新闻周刊》派出采访团赴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实地采访印度洋海啸,并对这场灾难进行了连续报道,其中,当年1月24日的封面报道《拯救死亡之城》,在“中国海啸报道媒体研讨会”上,被评为此次海啸报道中最好的报道之一。
▲《拯救死亡之城》封面报道
10年之后,在2010年“海地地震”灾难面前,《中国新闻周刊》推出了第354期封面《海地呼救》,还原地震第一现场以及震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救援速度,延伸报道了“8名维和警察的回家路”“寻找海地的中国人”及“海地人在中国”。
▲《海地呼救》封面报道
“不仅用国际视野去讲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地扮演国际角色,而且还将国际道义、国家使命融入文本之中,以苦难的名义,衬出国际胸怀,反观中国立场。”《中国新闻周刊》副社长兼副总编王晨波说。
做有力量的新闻
“要做中国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这是《中国新闻周刊》团队近20年来坚守的信念。夏春平告诉《传媒茶话会》,这也意味着它需要承担这个角色所肩负的责任。
2012年《中国新闻周刊》第7期的封面故事《“撤点并校”十年考》,将“撤点并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断章取义引用国务院关于撤点并校的条款造成一些悲剧的现象进行报道,并提出建议和反思。
▲《“撤点并校”十年考》报道截图
同年3月19日至21日,由国家教育部、中农办和发改委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前往《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过的地区,一一进行实地调研,并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
同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
诸如此类的报道不胜枚举。
2003年,孙志刚案搅动全国,这是一起牵动中国新闻界集体记忆的案件。《南方都市报》率先拉开了报道的序幕,各家媒体纷纷跟进报道。
6月5日,18名被告在广州市的三个法庭同时受审。《中国新闻周刊》派出记者前往广州,通过各种努力,获得了进入庭审现场的机会。此前媒体的报道主要集中于两点:孙志刚如何被收容;收容的结果——孙志刚死亡。对于收容所内孙志刚到底遭遇了什么,尚无揭露。这也使庭审报道意义重大。
▲《孙志刚死亡真相》封面报道
6月16日,《中国新闻周刊》总第135期推出封面故事——《孙志刚死亡真相》。这组报道包括《谁该为孙志刚之死负责》《孙志刚案件我们要注意什么?》《以强凌弱,于国何福?于民何利?》一组文章,将对孙志刚事件的内幕和反思提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同年6月18日,国务院废除1982年5月发布施行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这种对社会的推动,本身来自于新闻报道的力量。《中国新闻周刊》的每个栏目,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产生重大影响的稿件,《探访河南艾滋村落》《地沟里的餐桌》《被承包的信仰》等深度报道,都对有关政策的出台起到了推动作用。
做有“杂志感”的新闻
“通过综合、立体、多维度的深度报道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事物的深层次内涵,不就事论事而是以某一事件或现象为切口,做深入的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向。”夏春平告诉《传媒茶话会》,长期以来《中国新闻周刊》都提倡做有“杂志感”的新闻。
怎样做有“杂志感”的报道呢?
“用写论文的方式去研究和挖掘选题,再用故事化的方式来呈现,这些是体现报道‘杂志感’的一个操作方式。”陈晓萍说。
2019年总第908期,《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追问保肝药》指出了一个令人疑惑的问题:作为第一肝病大国,肝病患者在国内除了接受病因治疗外,还普遍使用“保肝药”治疗。尽管药物性肝损伤只是少数人出现的不良反应,且国内外相关权威文献、指南并未指出保肝药有确切疗效,但保肝药却成为中国结核病治疗的“标配”,甚至以“专家共识”的形式规定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追问保肝药》封面报道
为了做好这期报道,记者查阅了大量中英文相关医学论文资料,并先后采访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专家,广东省某三甲医院感染科医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销医学中心肝病科主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临床药学副教授等十多名专家以及多名患者。通过多方论证,记者得出保肝药这类“万金油”作为处方药被纳入医保并被普遍滥用,不仅耗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与医保资金,也对患者身体造成了无端伤害。
报道刊发后,引发了公众对于“保肝药”本身药效和其背后的利益链的关注。今年7月18日,《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在头条推发《中国患者一年吃掉百亿元保肝药,然而为何国外根本没这药》,阅读量10万+。这篇报道获得了2019年“医学界年度医疗报道奖”。
作为一本时政类周刊,如何完成有“杂志感”的时政报道,更是摆在这本杂志编辑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权威、核心、主流是影响力的三个关键词,而一本主流杂志,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时政观察的视角。”吕振亚说。
2017年1月,《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包括中央党校专家在内的众多理论学者,推出了封面报道《治国理政:治理怎样的国家,怎样治理国家》。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引人瞩目。作为一本时政杂志,《中国新闻周刊》条分缕析,梳理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方略的科学理论体系,并深度剖析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是一个贯穿全年的重点选题,策划之初确定了系列封面的思路,随后又拓展出一条人文角度的副线,总共四个封面。主线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飞跃,将共和国70年岁月的历史节点,分成三段,形成三个系列封面:《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之1949-1978:探索与成长》《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之 1979-2012: 改革的勇气》《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之 2012-2019:使命与担当》。副线则是推出了《文学的镜像——共和国文学道路的苏俄色彩》。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封面报道
2019年同时又是中俄建交70周年,回望这70周年,我们曾经如此深度地被俄罗斯所影响着,探寻俄罗斯文学的踪迹,回溯“五四”以来俄苏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正是寻找中国社会思潮的源头,正如这组报道所写:“那些被一代代人阅读过的作品,那些触动过我们灵魂的作家,不仅隐藏着建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密码,也塑造着人们的思想,甚至成为特定时期青年人的生活指南。”
以周记中国,用一本杂志讲述一个时代的故事,集合时代进步的观念,把一本杂志写成半部思想史,这是《中国新闻周刊》二十年的使命和担当。